君羽苏亮颖:用一个支点,撬动羽毛球运动市场

2017-4-14 杨洁凤 杨洁凤 文章来源: 南财专访 阅读量(
羽毛球是一个可以谈论一辈子的话题。

  比起苏总,她更愿意人们称呼她苏教练。

  以“球”会友——球场转战商场

  28年前,她还只是一个13岁的小姑娘,凭借“全省青少年羽毛球赛女单第一名”这样名列前茅的成绩,被厦门羽毛球专业队选中为首批队员,成为了吉兴鹏、谌龙等的同门师姐。

  从那时起,她渐渐迷上羽毛球运动,每次比赛,都精心备战,苦心孤诣研究球技,只求比上次更好的成绩。

  短短5年,靠着这份心劲儿,在亚洲杯邀请赛、全国专业赛、香港柏力杯等重大赛事上,她力压群雄,连连荣登桂冠。

  昔日的历练,让她在退役后成为一名羽毛球培训教练,这仿佛是众多运动员殊途同归的选择。

  2009年,与其他二人志同道合的相遇,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朝着另一个更为广阔而深远的航向驶进。此后苏教练有了另一重身份——厦门君羽体育推广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球场转战商场,这是苏教练自己也没预想到的事。“既然没人做,为什么我不去做呢?”

  选择创业,对一个基本零经验的“门外汉”来说,肩上的压力不比别人小。不知是因为这一路走来的艰辛,还是一句玩笑,她笑说,“如果要我再选一次,我肯定不会选这个(创业)。”

  回首创业初期,为了补充商业知识,她一头扎进书堆,如同曾经的赛前准备,不断升级自己的技能;时而以“球”会友,邀约前辈、同行一起打球,借机探讨经商之道,博采众长。

  在苏教练的心中,有一位一直敬之楷模的偶像——李宁(原中国著名体操队队员)。他退役从商,以姓名命名创立“李宁”运动品牌,开创体育用品品牌经营的先河,然而创业之初,他也差点没能撑过来。这几近相似的创业经历,深谙定有很多共鸣。

  排兵布阵——跨界思维助管理思维升级

  与羽毛球相伴的二十多年,到底拿过多少次奖,她已经记不清了,但羽毛球对她的影响却是根深蒂固的。

  随着君羽规模年年稳步扩大,培训学员已逾万数,员工人数与日俱增,仅教员就达三十多人。对员工管理,苏教练主张“以人为本”,既注重员工的价值也关心员工的发展。

  在君羽,每位员工都享有免费在球馆打球的福利,新进员工还可参加一段时间的羽毛球培训,其中很多都受过苏教练“点石成金”的指导。而这一切,几乎成了君羽的一大传统。

  苏教练认为,选用员工就跟打比赛一样,需要排兵布阵,把员工最擅长的东西发挥到实处,这样每个员工都是最强的,这样的团队能最大化创造价值。“君羽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就是团队”。

  新体育、新态度——打开羽毛球事业新格局

  2012年是君羽的一次巨大转折年,六百多人参赛的超大型团体赛事——“君立杯羽毛球团体大赛”的成功举办,让君羽在厦门体育运动领域崭露头角,拿下多个重量级赛事承办权。

  2015年,君羽提出新的发展理念——“新体育、新态度”。在苏教练看来,竞技体育与生活娱乐不同,竞技的目标是成绩,而君羽要做的,是大众的羽毛球运动生活,是以健身、健心、健美、娱乐为主要目的的。

  为能使教员正确引导学员,把这种理念真正贯彻下去,苏教练亲自编写教学大纲,为教员教学和考评统一的依据。

  羽毛球运动虽然属于传统行业,但君羽自2010年就曾发起多次“互联网+体育”的探索,从服务本土爱好者的羽毛球论坛,到独立研发的完整羽毛球互联网系统,都是在产品发展道路上完善服务的努力。

  对此,苏教练干脆地说道:“与时俱进。”短短的四个字,透露出她的慧眼如炬。一位君羽的员工说,苏教练总是能一句话点到问题的关键,无论是教球,还是工作安排。

  现在苏教练退居幕后,身上仍保留了运动员对事情“简明扼要”的风范,创业八年,她如此总结:“就是一个字:球”。

  她用这个支点,已然撬动了厦门羽毛球运动市场,将君羽越推越高。


本文作者杨洁凤,南财专访专栏编辑;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南财专访”;文章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南方财富网立场。

标签: 君羽体育   苏亮颖   羽毛球教练  
收藏
打赏
人打赏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热门文章
专访小程序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