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人侯鸿亮:拍片就好比穿衣,第一位是质感

2017-1-16 杨洁凤 杨洁凤 文章来源: 南财专访 阅读量(
侯鸿亮凭《欢乐颂》《琅琊榜》等作品将大批观众拉回幕前,他想把每一部剧做成品牌,并呼吁做有质感的国产剧。

  在国产剧粉丝纷纷“改行”追逐美剧、英剧的今天,侯鸿亮制片的《欢乐颂》以113亿点击量排名2016年开播电视剧第一,也是2016年开播电视剧中首部网络点击过100亿的作品。

  从1993年侯鸿亮结实导演孔笙,到1997年导演李雪的加入,所在拍摄团队已经十分默契。在侯鸿亮看来,对于电视剧行业,优秀的创作团队是第一位,而对于影视作品,“质感”是第一位。

  专业

  随着电视剧行业门槛越来越低,大量资金涌入这个领域,挣快钱的浮躁心态愈加明显,但在所有作品中,只有少数能产生比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其一年拍10部戏、每部戏拍完又回到原点,不如争取把每部作品做成品牌。”

  面对市场口味的多元,很难找到规律去发现什么样的电视剧能更容易成功。侯鸿亮认为,最重要的是“尊重专业性”。电视剧不只是商品,还应该是“艺术商品”。“现在还有多少人重视光影艺术的运用呢?你能否运用视听手段讲好故事?你是否在意拍摄的场景、光线?”

  很多从业者为了追求速度,忽略了作品的质感。一些国产剧甚至经常出现群众演员乱来的现象,专业性严重不足。“我并不排斥跟我们团队创作理念有差异的作品,但特别害怕烂剧导致的观众流失。”

  侯鸿亮制片的《琅琊榜》,本身是一个架空的故事,无历史可以追溯,如何呈现古人的风貌,是团队遇到的一大难题。为此他们参考了大量史书,把《琅琊榜》的服装定在唐代以前,美术和道具定在宋代以前,人物礼仪则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方式,如此框架才慢慢组合起来。

  外界看《欢乐颂》会觉得很时尚,但侯鸿亮团队看的更多的是“质感”。就好比穿衣,你可以找各种各样的品牌让演员穿的很漂亮,但是和真实生活的质感就会离得比较远。

  真实

  《欢乐颂》上映期间,网友对剧中人物“阶层”的划分反响很大,认为人物的社会地位、资历、职业等等差异巨大,“阶层”观念太明显,太残酷。但其实原著比这更冷峻,更让观众难以接受。

  侯鸿亮回忆,“我抗拒不了阿耐的文字,她对社会现实和对人的剖析有很独到的地方,我看了以后觉得自己不如她想得那么深刻,这能够带来一些新鲜感。”

  正如《欢乐颂》编剧袁子弹说的,“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看世界的视角。”剧中人物在社会上站的位置不同,对应身份背景、家庭教育的差距,反映了中国都市真实的一面。“比如说小邱,不是因为她穷才选她的,是因为她代表着最年轻的力量,她没有经验,所以她在社会上站的位置肯定不可能是更高层的。”

  以观众观剧的习惯去设想剧情,是会有反差和冲突,但侯鸿亮认为这些矛盾引发的争议是好的,起码可以引起大家的关注,有交流互动。

  传递

  侯鸿亮经历过无知者无畏的年代,他特别想要《欢乐颂》中邱莹莹对生活的那种热情,总能让他想起年轻时候的自己。“优质的文艺作品,除了满足市场需求、经济收益之外,必须能给人触动,这才是文艺作品最大的价值。”

  《琅琊榜》中梅长苏的家国情怀、靖王的情义感染了很多观众,这是这部剧传递出来的精神力量。侯鸿亮认为,能够把自己对社会、历史和人类的认识通过作品传递出来,是电视剧创作者特有的权力。如果丧失了,会是件很可悲的事情。

  《欢乐颂》尊重观众,但也不完全迎合观众,它没有一直讲一个人好,也没有一直讲一个人坏。剧中安迪一向排斥与人有肢体接触,但最终主动拥抱了悲伤哭泣的邻居樊胜美。侯鸿亮团队希望稳定这种温暖奋进的调子。“我们有一点理想化,希望不同的人群能够融合在一起。”

  文学网站排行前十的作品没能吸引侯鸿亮,他觉得没有做电视剧的价值,也不以文学作品的IP决定是否合作,更不趋附年轻化的作品。“我觉得什么东西能够打动这个世界是最重要的,如果现在让我去做一个《北平无战事》,我还是会去做。”

  侯鸿亮希望一切做到专业性,作品要充满质感,不仅是视觉上感觉美,精神上更要有触动。“在电视上看和网上看的感觉不同,有时候会有一些遗憾。有的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但为什么就疏忽了。”


本文作者杨洁凤,南财专访专栏编辑;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南财专访”;文章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南方财富网立场。

标签: 制片人   侯鸿亮   欢乐颂   琅琊榜  
收藏
打赏
人打赏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热门文章
专访小程序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