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前还没穿过鞋,靠卖猪饲料成为首富,他的创业经历堪称传奇

2018-2-8 清如 清如 文章来源: 南财专访 阅读量(
最艰难的时候他曾想跳江自杀,凭借不懈努力终成“饲料大王”。

曾经穷到穿不起一双像样的鞋子,却从养鹌鹑开始创业,靠卖猪饲料功成名就。刘永好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一步步书写人生传奇,终成“饲料大王”。 

从养鹌鹑到卖猪饲料 

刘永好出生于四川新津的一个贫苦家庭,“20岁前还没穿过鞋”。但是贫穷并没有阻止他想要经商的决心。 

198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刘永好和他的三位哥哥捕捉到商机,决定下海,养鹌鹑。他们卖掉手表、自行车后凑出1000元,开办了“育新良种场”。 

“一千元钱请了几个兄弟,请了几个农民当帮工,我既当董事长又当总经理又当财务会计,又当驾驶员,当然是自行车的驾驶员。”刘永好回忆说。 

到1983年底,育新良种场孵鸡5万只,孵鹌鹑1万只,并带出了11个专业户,刘氏兄弟十分兴奋。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灭顶之灾”悄然而至。 

1984年4月的一天,一个专业户下了10万只小鸡的大单。刘氏兄弟欣喜若狂,马上借钱购买了10万只种蛋。没想到2万只小鸡孵出来交给这个专业户之后不久,他却跑了。

“剩下几万只小鸡马上就要孵出来,而我们又没有饲料,这时候又是农忙时节,农民不会要,借的钱又要马上还,我们真的是绝望了。” 

走投无路之下,刘氏兄弟甚至想跳江自杀。但是冷静过后,他们决定把种蛋和小鸡载到城里去卖。于是他们连夜编制竹筐,每天凌晨四点就起床,风雨无阻,把8万只鸡仔全部卖完了。 

1986年,刘家兄弟的创业资本膨胀到了1000万元。                                                    

在家禽养殖市场饱和时,刘氏兄弟又将战场转移到猪伺料行业。 

将“希望”牌饲料做大 

当时,有一家名为“正大”的外资饲料公司已经占据了中国猪饲料市场的半壁江山,刘氏兄弟却凭借自己的努力异军突起,后来居上。 

1987年,刘氏兄弟买了10亩地,投资400万元,建立了希望科学技术研究所和饲料厂,又投入400万元作为科研经费,找了国内外一批专家进行研制开发。 

1989年,“希望牌”1号乳猪全价颗粒饲料推出市场,擅长销售和市场推广的刘永好开始充分发挥自己的广告才能。 

“我租了一台刻印机,请一个写字好的朋友写好广告语。创意是我做的,稿子是我写的,刻是我找人刻的,贴是我自己贴的,每家每户猪圈都贴上了我们的广告。那个时候,这种广告方式成本低,效果特别好。”

在刘永好的大力推广下,“希望”牌饲料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销量就追上了“正大”。“希望”饲料的质量不比它差,每吨的价格却便宜了60块钱。 

面对“希望”的不断蚕食,“正大”急了。价格战一触即发,两家短兵相接。“正大”一降价,“希望”立马反击,再降。结果“希望”牌饲料的销量狂涨了三倍。刘永好的市场营销策略打得“正大”既没有招架之功,又无还手之力。 

最后“正大”无奈退出了成都市场,“希望”牌饲料确立了在中国猪饲料市场的霸主地位。 

创办“新希望”集团 

1992年,希望集团成立。兄弟四人走上了不同的方向,他们将集团股份一分为四,每人各占百分之二十五。 

除了奔赴各地建分厂,刘永好也开始活跃在一个活动论坛中,结识了很多企业家,一张人际网络就此埋下伏笔。 

1993年,刘永好当选全国政协委员。见识卓越的他与41位政协委员共同提案,希望成立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家投资、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银行。这促成了两年后中国民生银行的诞生。 

1995年,分家再次来临,刘永好建立了南方希望公司,即“新希望”集团的前身。1999年,刘永好以1.86亿的资金陆续收购民生银行股份,成为最大股东。 

不到一年之后,新希望集团下的绵阳希望饲料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并成功登陆A股市场。 

在刘永好的带领下,目前新希望集团已经延伸至4个领域:农牧与食品、化工与资源、房产与基础设施以及金融与投资。 

2001年,刘永行、刘永好兄弟以83亿人民币成为中国首富。 

如今,刘永好已经成为了大名鼎鼎的“饲料大王”,他却依然保持着清醒的认知。 

“任何一个企业都会有一个生命的周期,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做得好一些,更强一些。怎么样保证我们的公司生命周期更长一些呢?那就需要我们这一批人前赴后继地去努力。”


本文作者清如,南财专访专栏编辑;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南财专访”;文章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南方财富网立场。

标签: 刘永好   新希望集团   饲料大王  
收藏
打赏
人打赏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热门文章
专访小程序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