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的“野蛮人”,这么形容沈东军强势的个性再合适不过了。
连与他相识近20年的HED(国际钻石鉴定权威机构)中国总代表刘厚祥博士都说,“他已经做得非常成功了。如果有什么建议的话,我觉得他还需要更多一点的耐心。”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是因为沈东军“野蛮”强势的个性,才使名不见经传的通灵珠宝融入国际化血统,成为国际舞台上一颗耀眼的明星。
比利时的钻石切工
20世纪90年代末,在南京的天安大厦每天都能看到壮观的人体长龙。造就这一轰动场面的并不是什么明星大腕,而是一家打着“假一赔十,七天退货”旗号的珠宝店。
这便是通灵珠宝营业最开始的样子。“既然你们卖得这么贵,那我就卖得便宜一些。”
90年代末,刚刚富裕起来的国人对珠宝首饰有了消费需求,在南京这座华东唯一特大城市,珠宝和黄金首饰价格普遍奇高。而刚刚成立的通灵珠宝,在报纸上打出“把价格降到底” 的广告语。如此才有了前面说的人体长龙景象。
然而这种天天数钱数到手抽筋的营销模式,从2001年开始发生了改变。
EDT(比利时钻石切割贸易机构)中国区代表姜杰的一番话,戳中了他的心。“一个人买钻石回去,是要戴一辈子的,如果你有一天拿自己戴的和好钻石一比较,是会感到特别羞愧的。所以,要做钻石生意,就必须把真正的好钻石提供给消费者。”
沈东军决定放弃价格战,转向用“品质”取胜。
按照国际评估标准,一颗钻石的品质和价值,要看切工、颜色、净度和重量。而当时整个中国珠宝市场相对混沌,对珠宝“切工”方面的鉴定没有一个评判标准。
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是全世界钻石切割历史最悠久的,沈东军深知品牌的力量,于是将通灵珠宝的切工放在了安特卫普,把所有产品定位都往品质方面靠。“告诉别人,我们的切工是最好的。”
品质发生改变,价格肯定也不一样。这令以往以低价取胜的销售策略陷入尴尬,销售人员不知道如何销售。此时姜杰的一番话语给了沈东军灵感,只要把两颗不同切工的钻石摆在一起,供消费者辨别,他们就能发现差异。
就这样,通灵珠宝的普通钻石开始渐渐退出门店,比利时切工的概念慢慢深入消费者的心,生意好到令当地同行心生不快。““比利时钻石”和“比利时巧克力”一样。”
2013年10月31日,在HRD Awards钻石首饰设计大赛颁奖典礼上,沈东军还荣膺比利时安特卫普省政府亲自颁发的“比利时优质切工钻石中国推广第一人”称号。
“我承认,市场上有一部分人希望买到价格便宜的商品。但是,我觉得光靠便宜是做不大的。”
意大利的设计
通灵珠宝有一个很帅的珠宝设计师安德烈,也是通灵珠宝全球设计顾问,尼古拉斯·凯奇、莎朗·斯通及众多欧洲权贵等都是他的拥趸。在他的领导下还有一个豪华的意大利设计团队为通灵珠宝撑腰。
沈东军“一定要”把通灵珠宝打造成国际化品牌,同时他对国际化的认识有自己的见解。很多人认为国际化就是销售渠道的国际化,沈东军则认为,国际化最重要的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我们已经实现了资源配置的全球化:意大利的设计,比利时的钻石切工,合作的电影节和明星都是国际级的。而且,我们的资本也是国际化的。”
国际化的资本
2006年,沈东军提出了“为下一代珍藏”的品牌概念,战略方向从品质转向品牌。这一年也是通灵珠宝拥有欧洲血统的开端。
此前欧洲钻石巨头EDT一直希望能投资通灵珠宝,其中国区代表姜杰也多次为沈东军做思想工作,但都遭到拒绝。“他是一个固执又强势的人,不希望被人打乱了他的战略路线。”
这次,答应了合作,但向EDT提出了三个合资条件:第一,在中国EDT只能投资通灵一家珠宝公司;第二,合资公司不做零售;第三,其中10%的股份永远跟随大股东,大股东不卖,EDT就不能卖。另外还有一项,就是无偿转让蓝色火焰的专利给通灵珠宝。
如此苛刻的条件下,EDT竟满足了沈东军的要求,为通灵珠宝新公司注资1.5亿元。
合作的电影节和明星也是国际级的
要使通灵珠宝走向国际,沈东军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国际电影节。
“我们的资本、产品和设计都已经国际化了。我能想到的,就是让国际明星在重要场合佩戴,与国际品牌同堂竞技。什么是国际著名的时尚盛会呢?无疑就是国际电影节了。”
2008年,沈东军向柏林电影节负责商业运作的大使达格玛发送了一封邮件,表达了通灵珠宝想与柏林电影节合作的意向。
然而收到邮件的达格玛却惊讶万分,此前从未有过赞助商级别的合作。“惊讶,但是,我们的心态是很开放的。”
2009年,通灵珠宝成为柏林电影节的专用珠宝商,先后连续合作了5年。
2013年,时至第63届柏林电影节,导演王家卫携章子怡、梁朝伟首次召开新闻发布会,章子怡一席黑色小礼服,佩戴通灵珠宝新一代钻石火焰镶嵌的高端定制耳环抓人眼球。在此之前,通灵珠宝与章子怡刚达成战略合作。
不得不说,沈东军是通灵珠宝走上国际舞台的最大功臣。虽然总给人以一种强势之感,但这并没有阻碍他获得成功,反而是推动了他。“他总是不放弃,而且,多半能得到他想要的。”他的欧洲朋友如是说。
沈东军曾在通灵珠宝高层微信群发了一段感想:“成功,取决于你想要,还是你一定要;如果仅仅是想要,可能什么都得不到;如果一定要,就一定有方法可以得到。”
本文作者杨洁凤,南财专访专栏编辑;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南财专访”;文章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南方财富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