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卫龙辣条,大家就会想到它辛辣过瘾、筋道有韧性的口感,这是无数80后90后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卫龙辣条看似价格低廉,年产值却高达500亿,其创始人刘卫平是如何靠辣条实现人生逆袭的呢?
卫龙的诞生
刘卫平出生于湖南省平江,这个贫困县城也是辣条的发源地。
1998年,当地“调味大师”邱平(辣条创始人)为应对大豆涨价,决定开发新的替代品,于是就选了面筋和辣椒,还在里面加了糖,辣条由此诞生并且迅速走红,平江不少作坊式工厂开始竞相生产辣条。
20岁的刘卫平敏锐察觉到辣条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是平江交通不便,而且缺乏辣条的主要原料——面粉。于是他另辟蹊径,跑到劳动力充足、原材料丰富的河南漯河创业。
2001年,刘卫平创立了平平食品厂。虽然工厂规模不大,但刘卫平的野心却很大,他希望能在行业里建立自身地位。于是,他匠心独运,开始了一些列品牌化策略。
2003年,刘卫平注册了属于自己的商标——“卫龙Weilong”,开始以此为核心生产辣条等休闲食品。
拥有独立品牌之后,刘卫平开始了依靠先进设备和规模驱动发展的道路,并在规模扩大后,亲自上阵带领销售团队进行疯狂的地推。从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型商超到24小时便利超市,再到学校和社区的小型便利店,处处都有刘卫平团队的身影。
在刘卫平的不懈努力下,卫龙逐渐成为河南省著名品牌。
然而刘卫平的创业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很快他就遇到了困难。
化危机为转机
2005,中央电视台曝光了平江一家面筋厂,有工人在原料中投放非法添加剂霉克星。一夜之间,辣条被贴上“垃圾食品”的臭名,辣条行业也遭受重大打击。
在这种危机时刻,刘卫平却镇定自若,他意识到:只有食品安全才能保住辣条事业。
于是在别人降成本、保利润的时候,刘卫平斥巨资新建产房,将生产车间改造为全自动化,严格控制食品生产质量。同时,他还聘请专业资质的质检机构为自己的生产服务,对生产进行全面升级。而且,为了迎合新一代消费者的需要,卫龙又进一步开辟细分市场,推出面制品、豆制品、海产肉类等多种口味、系列的全新产品。
2014年,卫龙已经成为辣条领域当之无愧的头号企业。
同年,卫龙搬进新厂房后,为了洗清“垃圾食品”的印象,刘卫平特意邀请专业的摄影团队进入车间拍摄公司的宣传片,同时邀请媒体和网络红人直播生产车间,高度自动化的闪亮设备、一尘不染的洁净车间,让广大消费者瞠目结舌。
自此,越来越多的人信赖卫龙的品质,卫龙俨然成为了零食界的“LV”。
逆天的网络营销
在线下门店大获成功后,刘卫平还把目光投向了互联网。他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单靠线下销售渠道不足以覆盖到全部的市场需求,线上线下渠道相结合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2015年,刘卫平开始在电子商务各大平台铺开销售渠道,迅速入驻了天猫、京东、1号店等平台,并且开始运用互联网营销手段,把卫龙捧成“网红”。
例如,2015年10月,卫龙模仿电影《逃学威龙》拍摄了一段恶搞视频,视频中几位穿着校服的学生在放学后偷偷进行黑帮交易,一番唇枪舌战后,对方拿出的“货”居然是辣条。这样的搞笑视频传播后,卫龙辣条的日常销售额也随之上涨。
除了恶搞视频,卫龙还尝试了自黑、和微博段子手合作等多种玩法。比如,2016年6月初,一则卫龙天猫旗舰店被黑的消息在网上传开,店铺首页满满都是表情包。事后,卫龙在其天猫旗舰店上承认,被黑只是一次营销,他们与网红IP暴走漫画达成了合作,卫龙将会推出印有暴漫表情的新包装。
就这样,短短的一两年内卫龙就迅速成为了辣条界第一“网红”。可以说,除了产品创新、严格管理,善于做网络营销也是刘卫平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
如今,卫龙年产值500亿,是辣条界妥妥的“扛把子”,而刘卫平也实现了小镇青年到亿万富翁的华丽转身。